当我们在谈论亚洲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 | 身在亚洲

【HUGO BOSS ASIA ART 2015】RAM表演 | 身在亚洲:激活中的人与物

展馆: 女青年会大楼二楼
主持人: 张渊
表演: 戴陈连、Jeong Geumhyung
类型:表演
语言:韩语(中文翻译)

分享

关于表演

来自韩国的Geumhyung Jeong与来自中国的戴陈连都擅长以剧场的方式探讨人与物之间的关系,从而使我们得以看见平时不被看见或被忽略的世界。郑金亨的表达手法冷峻,剖析自我而让人直面无法逃避的真实,她用自己的身体直接“激活”物件的同时,也构建出与观者的交流通道。戴陈连则活泼乖张,以不同的时间概念拷问身体与物件之间的隐含关系,这次他将为外滩美术馆“身在亚洲”项目特别制作一个新的作品。

油压振动器,60分钟,Geumhyung Jeong(韩国)
Geumhyung Jeong通过讲座展示她对愿望的追求,讲座的形式非常独特,因为会进而变成她现有作品的表演。通过讲述她和一台挖掘机的渊源,她谈到她的过去,观众一时间难以辨别是艺术家在介绍自己的作品,还是故事中的人物在口述。这个作品将在舞台上呈现一场模糊、令人费解又饶有趣味的表演。

《美丽的错误》的第二次表演,30’, 戴陈连(中国)
将先前的剧场作品元素拆分、并置在一起,呈现关于两次演出的思考过程本身;演出形态的相似及演出效果的背离;物和物之间成为独立的单位。 以身体作为物连接思考,连接物和物形成的时间;跑动的速度和影像的时间;身份和叙述者的身体;身体和作为语法的失效,以达成个人身体、剧场、社会之间的有效链接。

关于艺术家

Geumhyung Jeong是一位编舞和舞者,其作品不断考量人体和周围物体的关系。郑金亨探索身体的潜力——身体的敏感性、改变周围的力量以及通过欲望的力量进行转变的能力。她的项目将舞蹈与木偶戏结合起来,让观众关注戏剧的技术方面。

戴陈连,1982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市,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,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中最早尝试将剧场观念和影像相结合的艺术家。他将这些媒介手段都综合运用在自己的创作当中,反映了一个以技术规则和媒体作为尖端的宣传和公共影响力的世界。

关于策划者

张渊,剧场制作人,同时从事当代文化艺术的写作与翻译。2009年从传统戏剧领域转入当代剧场的思考,与国内独立艺术家与团体展开跨领域的合作。近年来致力于策划与推进当代剧场的跨文化对话,试图在不同语境下催生新的话题。翻译剧本有萨谬尔•贝克特(Samuel Beckett)的《终局》(Endgame)、大卫•哈罗伊(David Harrower)的《黑鸟》(Black Bird)等。

身在亚洲——当代剧场中的身体呈现

由上海外滩美术馆、张渊联合策划
当代剧场是一个不断在更新中的概念,有別于传统戏剧的舞台形式,它着重探索表演艺术与现实之间的一切可能,从形式多样到范式转换,直面当下社会现象。身体的创作是当代剧场的一个重要特点,以最为原始的方式,甩开语言叙事的障碍与可能的虚假。我们试图通过“身体”走进亚洲,以最为本质的身体感受切入亚洲各国文化之间的脉络。长期以来,亚洲各国的文化艺术以西方美学为镜审视自我,疏于彼此之间的观照;中国大陆亦是如此,虽身处亚洲,对于周遭世界却所知甚少。
选择中国大陆与亚洲最为前沿的当代剧场艺术家或团体,他们将展开别开生面的碰撞与对话。“直面社会”与“文化间隙”两个基本议题,以不同的面向深入探讨亚洲这个曾被西方建构出来的世界,让我们以亚洲为镜,重新思考中国大陆近些年遇到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。

直面社会
这个框架下的讨论不止于社会问题。身体与社会环境互文,从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多元表达,每个人“渺小”的身体折射着当下社会的气象。当代剧场中的身体不“表演”,源于本能的表达意志而不同于线性的逻辑思维,直面社会于是得以可能。中国与亚洲的社会形态即存在同构,又由于发展以及文化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面向。剧场不仅是一面镜子,更是一种信号。

文化间隙
在西方的审视下,亚洲文化一直处于一个被动而又“次等”的他者地位。东西之间的这种文化等差长期以来从未得到有效地弥合,亚洲在等待的同时又忽略了彼此之间的观照。 亚洲是一个被西方划定出的概念,各国之间的文化表面上相似,细看则相异而糅杂,如今的我们熟悉而又陌生。身体是文化,剧场中的身体在文化身份的构建与突破上如何应对?是否可以摆脱文化交流在政治与商业的日益夹裹下呈现“表面化”与“正确化”的态势?不是简单地求同存异,而是在各自文化的间隙中寻觅或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。